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。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的总称。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汉族历法纪年。古代人拿它和天干相配,用来表示年、月、时的次序。及记时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,如子时、丑时等。
十二地支对应的月份
1、十二地支对应的月份与立春为标志
(1)寅对应正月。
(2)卯对应二月。
(3)辰对应三月。
(4)巳对应四月。
(5)午对应五月。
(6)未对应六月。
(7)申对应七月。
(8)酉对应八月。
(9)戌对应九月。
(10)亥对应十月。
(11)子对应十一月。
(12)丑对应十二月
十二个月的天干地支的表示方法是农历历法所规定的,地支月建固定不变,天干只有十位,在五年的时间内用六个循环来配备地支,怎么配备呢,历法规定:甲己之年丙作首,乙庚之岁戊为头,丙辛之岁寻庚上,丁壬壬寅顺水流,若问戊登何处起,甲寅之上好追求。这里说的都正月的天干配置,正月的天干决定了,其它的月份也就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