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蓑烟雨:披着蓑衣在风雨里。一蓑(suō):蓑衣,用棕制成的雨披。一蓑烟雨来源于苏轼的一首词,词牌名为定风波。苏轼于沙湖道中遇雨所做。原文:定风波 苏轼(宋代)(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。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。已而遂晴,故作此 )。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
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 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
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“一竿风月,一蓑烟雨”,是渔父的生活环境。“家在钓台西住”,这里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的征召,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。
以此来喻渔父的心情近似严光,表现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,只求悠闲、自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