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位置:首页>起名知识 >有关修道的诗句有哪些

有关修道的诗句有哪些

发布时间:2025-07-11 06:09:12文章类型:原创文章
起名头像
方圆起名网林大师
资深起名专家

有关修道的诗句有哪些

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 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 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。 暂伴月将影,行乐须及春。 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。 醒时同交欢,醉后各分散。 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。 【直译】 花丛间摆上一壶酒,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。 我举杯邀请明月, 和我的身影一起凑成三人。 可惜月亮不理解畅饮的乐趣, 影子徒然跟随我,也不能喝酒。 暂时让月亮和影子跟我作伴吧, 我应及时行乐,不要浪费这春宵良辰。 我吟唱诗歌,月亮和着节奏徘徊, 我跳舞,影子跟随舞步摇动变化。 清醒的时候,咱们一起交流分享快乐, 醉了之后,免不了要各自分散。我们仨要订一个约定, 等我到了银河星云,我们要永远结伴仙游。 【这首诗说了些什么?】 《月下独酌》是组诗,共四首,这里选的是排名较好首。组诗的大主题是饮酒。从这首诗的字面意义上也可以看得出来,就是李白在月下花园里独自喝酒这么点事。跟后面三首直接谈饮酒的诗不同,这排名较好首诗明显偏向酒伴,也就是月亮。李白用一种热闹的方式,写出了自己孤独冷寂的处境,表达了要对人生战略重心进行调整的愿望。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年(公元744年),截止这一年,李白对自己人生的规划,一直采取的是“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“的策略,如果一定要排个先后顺序,应该还是仕途排名较好,修道成仙排名较好。现在改变的时候到了。李白此时已不再是皇上跟前的红人,他曾经对官场的幻想几近破灭,他的人生目标只剩下修道这一个了。 【李白与道教的不解之缘】 李白的童年和少年时代,基本上是在道教气氛浓厚的蜀中度过。“十五游神仙,仙游未曾歇。” 25岁时,他在江陵遇到了名气很大的道士司马承祯,被夸为:“有仙风道骨,可与神游八极之表。”几年后李白来到长安,与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相识,玉真公主是一个道士,经玉真公主荐引,李白进入朝廷为翰林。一年后,李白离开京城,四处求仙学道,采药炼丹。44岁时,他来到山东紫极宫,尊高如贵为师,接受道禄,正式成为一名道士。 李白在《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》中说:“学道三十春,自言羲和人,轩盖宛若梦,云松长相亲。”实际上,李白一生学道远远不止30年,他61岁辞世,算下来,学道的时间应该有46年。 【《月下独酌》与修道】 李白的很多诗都与修道有关系,有一些只是以道教文化作为诗的底蕴(《独坐敬亭山》),有一些直接描写修道生活(《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》),《月下独酌》这首诗,与修道的关系是非常明显的。 首先开篇四句:“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 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《道德经》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“的生成论。首先是“独酌无相亲”的一个人 ,接着邀请了明月为酒伴后,变成了二 ,明月照人,生成影子,变成了三。 整首诗读下来,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修道者调和内心冲突的过程。诗中仿佛有两个李白,我们也可以看成是李白内心有两个声音在对话 ,李白甲说:“独酌无相亲。“李白乙说: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“李白甲说:“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。 “李白乙说:“暂伴月将影,行乐须及春。“两个李白总算是统一意见了,进而达到了道心初成,天人合一的境界:“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。 醒时同交欢,醉后各分散。“然后,把暂时的酒伴升级为长期的仙游之伴,\

有关修道的诗句有哪些

有关修道的诗句如下;

1、《离思》元稹

取次花丛懒回顾,半缘修道半缘君。

2、《玩松竹二首》白居易

吾亦爱吾庐,庐中乐吾道。前松后修竹,偃卧可终老。

3、《移家入新宅》白居易

取兴或寄酒,放情不过诗。何必苦修道,此即是无为。

4、《酬赵秀才赠新登科诸先辈》白居易

君看名在丹台者,尽是人间修道人。

5、《梦旧》白居易

别来老大苦修道,炼得离心成死灰。

1、【取次花丛懒回顾,半缘修道半缘君。】我在花丛中行走,却无心赏花,一半是因为我已经修道,不恋红尘,另一半是因为我只爱你一个人!

2、【吾亦爱吾庐,庐中乐吾道。】我也很喜爱我这间茅庐,在茅庐里我也可以研究我的道学。

3、【何必苦修道,此即是无为。】人生即苦,人心灵纯洁无暇会被世俗所染,何必再去修道。

4、【君看名在丹台者,尽是人间修道人。】道教指神仙的居处里有好多都是修道之人。

5、【别来老大苦修道,炼得离心成死灰。】诗人修了一辈子的道义,经过岁月的洗礼磨练对于过去一切事物的回忆、怀念都差不多消磨尽了。

展开剩余内容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